-
78 2020-05-11 18:03:10 作者:气体探测器
吉林省舒兰市新冠肺炎传播链继续扩大。据吉林省卫健委通报,5月10日0至24时,全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3例(吉林市),均为5月7日公布病例的密切接触者
目前,吉林省共有15例本土病例,均在舒兰市,另有密切接触者276人,均在指定地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。
5月7日,已经73天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的吉林,却在舒兰市出现了1例确诊病例,并且传染链迅速扩大。5月9日一天,该病例的相关接触人员中,就有11例确诊。这一形势很快让外界紧张起来,目前舒兰市也重新“封城”。
就在舒兰市重现确诊病例时,武汉在持续一个多月无新增之后,5月9日同样再次出现确诊病例,并且在10日,该确诊病例的妻子以及同小区的4人,均由无症状转确诊。
武汉和舒兰两地的感染情况,让人们害怕的地方在于,都是在新增病例清零多天后爆发,并且至今为止传染源都成谜。
根据通报,舒兰市5月7日最先出现的病例,没有省外的居住史、活动史,暂时未发现境外、重点省份返吉人员接触史,公布的行动轨迹也都在舒兰。如果接触史、行动轨迹没有问题,那么一种可能是,她接触了尚未被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。
武汉5月9日的病例,初步判断为“既往社区感染”——患者在3月17日曾出现发热等症状,在家吃药10天后症状消失。不过传染源头同样没有找到,此外,同小区的居民是如何被感染的,传播链路同样还没有摸清楚。
目前各地的疫情防控进入尾声,企业复工复产,娱乐场所开始恢复营业,大中小学学校近期陆续开学。在这种形势下,突然出现十多例确诊病例,很难不让人感到害怕。而且,传染源头和传播链路没有搞清楚,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,感染面随时可能会继续扩大。
在新增数量清零之后,伴随着风险等级的下调,各地的管控放松,封闭式的社区、公共交通等重新开放。这意味着,一旦重新出现确诊病例,有潜在感染风险的密切接触者以及间接接触者数量会很多,筛查难度也会相当大。
像沈阳10日就报告了一起舒兰市聚集性疫情的关联病例,该患者曾乘坐高铁、出租车,并且多次同同事、朋友聚餐。这种跨省传播一旦辐射开来,后果不堪设想。
所以,对两地而言,当务之急是找到传染源,并且依据接触史和行动轨迹,对所有可能的接触人员进行筛查,及时切断传播途径。
另一方面,时隔多天后重现确诊病例,且传染源成谜,说明现有防控机制可能存在疏漏。对此,武汉日前对涉及小区所在的街道工委书记、委员采取了免职处理。这个处理在网上也有一些争议,因为官方通报没有详细说清该官员到底犯了什么错。如果只要出现病例就要免职官员,会不会催生瞒报现象?这是需要警惕的。处理官员不是目的,堵塞防控漏洞才是。
武汉和舒兰的情况,对当前的疫情防控是严峻的提醒。事实上,就在前两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专家介绍,新冠肺炎患者复阳比例为5%到15%。就是说,那些已经治愈的患者,病毒未必完全清除了,不排除会再次检出。
除了复阳的危险外,无症状感染者同样是一大隐患。武汉10日新增的5病例,就全都是从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。此外,在全球疫情形势下,境外输入的风险也会长期存在。世卫组织就曾提醒,新冠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。
从两地的情况来看,“新冠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”,绝不是危言耸听。鉴于此,在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的前提下,还得科学精准常态化防控,并审慎评估各行业、公共场所的开放,尤其是学校的复课进度,避免疫情反弹。
免责声明: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您(单位或个人)认为本网站内容有侵权嫌疑,敬请立即通知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