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深圳索福达电子官方网站!

时政新闻 · POLITICS NEWS
时政新闻
首页 > 时政新闻

     滴滴方面对此回应称,案发前司机遭投诉,客服未及时处理,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目前,滴滴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,同时免去分管顺风车事业部和客服的两名高管职务。

滴滴成为千夫所指,也有人认为,与出租车领域的恶性案件相比,此次的舆论火力超过了一家公司的责任边界。这种比较未必合适。作为共享经济的早期形态,经过资本催熟和兼收并购后的滴滴,已经是出行领域的绝对老大,而且是有自然垄断地位的全国平台,时隔三个月就再次发生顺风车乘客遇害案件,被“全民打滴”,也算是为往日的高速扩张埋单。

有关案情的时间线,已经梳理得比较清晰了,滴滴客服体系反应迟滞,包括对前一日该司机被投诉没有及时处理,与公安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等等。也有很多针对性的建议,像在车上安装隔离栏,一键报警,或者偏离航线自动警示,但老实说这些提议可执行性存疑。滴滴下线顺风车业务,是因为陌生人共享出行这个模式,本身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,很难做到规避全部风险,如果继续运营,再发凶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。

在滴滴的全部订单中,顺风车的占比不大,却是所有业务中最符合共享经济定义,也是和传统出租车模式区别最大的子产品。在过去几年,滴滴领衔的共享经济因为盘活了社会闲置资源,受到了广泛的赞誉,其估值也因此被撑大,顺风车代表的共享出行,甚至成为滴滴产品经理口中“非常sexy的场景”,真实的安全隐患,只能隐藏在共享经济的美好想象之外。

这种视障深刻影响到了滴滴的产品和运营逻辑。空姐遇害案三个月后,滴滴决心整改,不过前一天被投诉的司机,第二天正常接单;而客服体系在面对报警时,无法快速响应,这些都是滴滴产品缺陷的缩影,它本质上源于对顺风车产品风险预判的不足,高估了共享出行的美好度,低估了陌生人从线上走向线下的诸多凶险。

不只是滴滴,如很多批评者所言,整个网约车的管控逻辑,都显示出巨大的悖论。在滴滴以共享经济的名义高速扩张时,网约车安全系数低,成为准入限制的主要由头。甚至在一些一线城市,为司机设定门槛时,加入了对车辆轴距、车牌、户籍等有诸多与安全性关系不大的要求。而对最具备共享气质的顺风车,门槛反而最低。

快车、专车对车主的苛刻审核,导致很多司机注册成顺风车接单。但事实上,相对于更多还是在城市市内运营的快车、专车,顺风车有很多是跨城订单,路途更远,订单时间更长,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就更高,比如出现线路偏离,或者经过监控盲区的概率要大很多。

而且顺风车的替代性很弱,公共交通停运的晚上,市内打车有出租车备选,但跨城出行除了顺风车和黑车外,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不多。所以,对顺风车的把关,理论上应该要比快车和专车更严,但事实却正好相反。交通部门的管控思路,建立在网约车不安全的基础上,但在现实的准入设计中,却把焦点对准了快车、专车,将顺风车带向了更不安全的境地。

滴滴下线顺风车业务,这个有先天隐患的出行模式,很可能就此寿终正寝。当然随着滴滴顺风车暂时退场,跨城打车更难更贵是必然的连带后果,出行真空如何填补是新的难题。顺风车所代表的出行模式,当然不是伪需求,跨城的公共交通工具解决不了的部分,只能外溢到其他方面,比如游离在正规军之外的黑车。

不少声音认为,滴滴告别顺风车,很快会有新的平台来占领,老实说这样的考虑有些过于乐观。出行是一个政策和资本壁垒相对很高的领域,并非可以快速进场。即便是能够快速进场,借着市场真空被快速催熟,这样的新出行平台如何保证在出行安全上可以做到更好?

并不是觉得滴滴该继续顺风出行,如若解决不了产品漏洞,那就只能彻底切割,这是该有的代价。舆论沸反盈天的批,滴滴也没什么好冤的。只是需要提醒,要骂滴滴,也要批评传统管控逻辑的错误。不能继续用错误的思路,来应对接下来顺风车出行领域即将到来的变局或者洗牌。重新考虑网约车的门槛和监管模式,尽量以正规而又相对可控的网约车模式,覆盖之前对顺风车的需求,才能避免同样存在安全盲区的黑车卷土重来。

 

 

免责声明: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您(单位或个人)认为本网站内容有侵权嫌疑,敬请立即通知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。

Copyright © 2015-2016版权所有   (C)深圳市索福达电子有限公司      粤ICP备11067082号